2)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文楼(四)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正副劝农使,无论是在后周,还是在大秦,都是极为重要的职位,这其中的原因,也不用多说,以农业为本的帝国,劝农使这样和农业息息相关的职位,自然乃地方显宦之一,无可置疑。

  即便知道秦人对军功的重视,但赏赐如此之重,还是让与会之人目瞪口呆。

  至于那两位到底能不能上任,没人怀疑,这可是大秦晋国公,冠军大将军,枢密副使,钦差大人亲自保举。。。。。。。。。。

  从白身一跃而为地方劝农官儿,位在六品的实职文官,这样的升迁,即便是在后周,也不多见。

  悄然间,厅堂之中的温度都好像高了一些,人们都在努力的保持着克制,但凝聚在站着的三人身上的目光,却有了那么几分炽烈。

  羡慕,嫉妒,却又有着些复杂的鄙夷,这一刻人们到底在心里想什么,连他们自己都很难说的清楚了。。。。。。

  其实,说到底,文人最在乎的东西,还是官位,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

  而实际上,很多人也明白,此乃先抑后扬之道,如此有奖有惩,还不就是为了大秦治下的河洛能够长治久安。

  这样的伎俩,在他们眼中,并不会有太过神秘的地方。

  但话说回来了,就算知道这一点,一些念头还是不由自主的从心底冒了出来,因为他们更明白,经去年一战,河洛重归后周治下的希望已十分渺茫了。

  这是众人的共识,秦人兵戈太过犀利,在那时颓势毕露,后方火起之下,依然连战连捷,几乎无法阻挡。

  河北援兵,大败,各路勤王之师,阻于郑州,难得寸进,淮右岳东雷部,困于汝州坚城之下,一路偏师入河洛,虽然搅动的河洛天翻地覆,但依旧是连战连败,而秦军兵锋所指,各路义军几乎都是一触即溃。

  这样的武功,别说后周不可能有,就算遍数历代王朝,也不多见。

  而一旦明白了这一点,又有几个人会真的心怀故国,愿为故国一死而尽臣节?

  三人施礼道谢,难掩激动之色。

  但说实话,惊喜或有之,更多的却还是狐疑。

  在这次已经传的沸沸扬扬的文楼之会上,得了这么大一个便宜,惊喜自然难免,但狐疑犹豫之处在于,在众目睽睽之下,得了如此封赏,之后情形如何,他们真的心里没底。

  要知道,后周治理河洛多年,有些观念早已根深蒂固。

  他们最在乎的,还是乡里风评,民间声望。

  而这些风评,声望从何处来,他们也再清楚不过,河洛的读书人口中所出,便是风评,读书人所尊所敬,便是声望。

  他们不知道,一旦为秦人效力,这名声会是如何?

  到了今时今日,后周对河洛的影响力依旧如此强大,可见,后周之治,并非那般一无是处。

  卢氏来人还算心安,毕竟卢氏颇有善名,乡里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