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半刻(上)_汉鼎余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超越正常人想象的密集箭矢,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如果装备上头没有飞跃的发展,哪怕再遇见十次,一百次,也只能瞠目结舌。

  刹那间,密集如雨的箭矢落下,轻轻松松地穿过不着甲具的躯体,带出一蓬又一蓬挥洒的血雾。受伤的骑兵怒吼着,想要坚持作战,但中箭的战马疯狂地蹦跳嘶鸣,将骑兵们前冲的势头完全打乱。

  也有些弓骑自度必死,干脆勒停战马,奋力开弓还射。可骑射的威力主要体现在远程打击与战马的机动性结合,单以杀伤力而论,本来就不算出色,何况勒停战马之后,自己从移动靶变成了固定靶?

  待到十矢俱发,曹军千骑已然溃不成军,一片血肉横飞、人仰马翻。中箭落马的身体以各种扭曲的姿势,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无主的战马慌乱地打着转。还骑在马上的骑兵数量不会超过三五百,他们全都丧失了斗志,开始勒马向后奔逃。

  “好!”向宠激动地挥动拳头。

  “伯约干的漂亮!”诸葛亮身边的好几名侍从、参谋也都欣喜,有人甚至大力敲打着盔甲,连声喝彩。

  “幼常以为如何?”诸葛亮平静地问道。

  马谡稍作沉吟,随即道:“伯约还是急了,区区千骑,他不必动用所有弩手的,更不必十矢俱发……现在曹军知道了我方弩手的大致数量,知道了连弩的射程,还知道了连弩射击的正常频率。丞相,接着曹军继续试探,目的便是确定我们装填弩矢的速度了。”

  诸葛亮微微颔首:“说得好。幼常你看,敌骑又来了。”

  “是不是可以遣人通报伯约,让他稍许有所防备?”

  “不必。”诸葛亮摇头:“就让伯约放手施为,正要如此,曹军才会自以为得计。”

  诸葛亮与马谡商议的时候,张辽正侧耳倾听战场情形。

  这片战场,乃是夹在卤中咸池和渭水河道间的平原。但关中的平原地貌,与河北、中原不同,地面虽然平整开阔,但自古以来流水反复冲刷,形成了密集而复杂的沟壑、谷地,将平原割裂成一处处台塬。

  台塬并不险峻,不足以成为作战的凭依,而台塬间的无数沟壑谷地,却成了天然的兵力调度通道,外人难以探查端倪。

  此时张辽正牵马而行,领着本部骑兵们,顺着一处沟壑前进。这处沟壑的起点在曹军本队聚集的土岗后方,上有荒草莽林遮掩,恰好阻住了汉军眺望的视线。而曹军轻骑纵横战场的遮蔽作用,又使得汉军的斥候不可能迫近探看。

  于是张辽等人便在沟壑间偷偷潜行了数里,藉着两军正面鏖战的机会,接近到了汉军的侧翼。

  张辽背靠在沟壑的边缘,仔细倾听着己方轻骑的又一次突进。

  待到骑兵们又一次败退回来,他对旁边的曹洪说道:“半刻。确定了,就是半刻。”

  曹洪颔首,沉声道:“十支弩矢,最快在百息之内射出,但每次更换弩矢的时间,需要半刻。这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很多,显然汉军的连弩又换了新型号,不是原先当场装填入木制卡槽的结构。”

  “子廉将军觉得,半刻时间,够么?”

  “当然不够。”曹洪默然半晌,又道:“但也够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