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0章 【恐慌来袭!】_我要做港岛豪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资金一道卷走;

  港币的汇率自然也就大跌,港岛市民纷纷抛售港币兑换外币。

  能有条件移民海外的人,无外乎是富人和技术工种;

  这两种人在海外移民国家无疑是个香饽饽,一些国家纷纷上门抢人,提出各种优越的政策。

  这其中,有三个国家在尤为积极,分别是加拿大、澳洲、美利坚;

  这三个国家的积极程度,以加拿大最甚;

  加拿大地广人稀,国土面积比华夏还大,但人口仅为2700万;加拿大对于富裕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一直敞开国门(强调‘富裕’);

  1967年,加拿大因为吸纳有资产或专长的港岛移民而尝到了甜头;这次危机一开始,加拿大在港岛市民人心惶惶时就开始介入,加强驻港领事馆的力量、加拿大各省在香港中环设立办事处,吸引港岛商人到他们省份投资,为欲去加拿大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咨询.......种种措施表明,加拿大决心最大。

  第二积极的是澳洲,不过澳洲这些年有些排外,顾香港移民有些忧虑;而且,澳洲虽然比美国积极,但比起加拿大开出的条件仍不敌。

  至于美国,仍是山姆大叔的老爷作风,号称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强国,不愁没有资金、人才流入美国;因此,在这次移民中,美国只是稍稍放松移民的限额。

  外面诱惑,内部危机,顾一些有资格移民的人,就开始考虑起来移民的事情;

  而如果要移民,首先就是变卖香港的资产,以及将手中的港币兑换成外币。

  从1974年到1978年,港元兑美元的汇率一直稳定在:1,79年后,港元开始缓慢贬值,到了82年,港元兑美元变成了:1,但整个贬值的过程非常的缓慢,哪怕是做外贸生意的,对这种变化感觉也不明显。

  而这次,市民疯狂抛售港币,兑换外币,导致了港府的外汇储备急速降低;

  随后,港府出台新的法律,大规模兑换美元必须有足够理由,并通过港府的批准。

  这个条例表明上是解决了问题,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数黄牛开始利用法律的漏洞,安排普通百姓去银行兑换法律所容许的最高外汇额度,再积少成多,高价卖给需要移民之人。

  港府虽然也知道此事,但为了维护香江这个国际公认的“自由贸易区”的地位,只是在严厉打击黄牛中介,但效果却不佳,于是,外汇储备继续下降。

  最终,大量港元被兑换,汇率急剧下跌,这又造成了香江普通人的庞大损失,于是这些人加入了进去,开始撸港府的羊毛。

  香江内部的外汇兑换,由汇丰负责,但汇丰也是半个中央银行,这类的业务也会承包给其他银行,外汇急剧减少,这造成了部分银行美元短缺;

  最终,很多银行开始暂停兑换美元,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