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 这才到哪儿呢_贞观三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五十里短途运输,轻量的少量的,就不额外侵占汽车、火车的运力,而是交由“人力车夫管理社”。

  只要完成了官方委派的任务,剩下的时间,赚出来有的多的,都是人力车夫自己的本事。

  实际上因为有萧愿及萧愿背后大佬的背书,五十里到一百里的托运,也多有交给“人力车夫管理社”。

  原因倒不是说单纯的相信萧愿的人品,而是五十里到一百里,“人力车夫管理社”的主要点对点单位,是“劳人党”和“湘义军”的驻地或者办事处。

  这两个单位的驻地,自然是安全的。

  对于那些还要咬牙维持生计,又不想在兵荒马乱时候血本无归的人来说,“人力车夫管理社”的安全性,让他们能够放心。

  最重要的一点,支付方式非常多样化。

  这年头,有的车夫爽快点,可能两个饼加一份瓦罐汤,就能拉你五十里的脚程。

  甭管消耗有多大,横竖南昌城的路还是不错的,不出外地,还算轻松。

  倘若不给饼,有粮食也不错,倘若粮食没有,有粮票也是好的。

  反正南昌城一共发了四千两百万斤的粮票,你是偷也好抢也好,粮票没有多印,就这么多。

  那不比洛阳印的废纸强多了?!

  实际上民间散单终究还是少数,大头都是器械运输,一些托盘、卡盘、五金工具、装配件等等,小厂和小厂之间,全靠人力车夫。

  整个腊月,南昌城的瓦罐汤是少了不少,可老板们没少赚,当然也没多赚。

  恐慌很快就稳住了,随着粮食的源源不断,再加上洛阳中央政府的通告,基本上“武广线”就成了谁也不能碰的生命线。

  论谁气急败坏,那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南昌城重新焕发生机。

  腊月还是太平的,但是到了正月,随着平均气温又创历史新低,整个江西曾经的霸主,终于有了动静。

  粮食是稳住了,但是保暖制品却并没有稳住。

  江西房氏早早地就把纺织品原材料给囤了,此事,萧愿知道,王角也知道,但当时仅仅解决吃饭问题,就已经是施展出了浑身解数。

  再要想解决穿得暖,已经超出了王角的极限。

  最便宜的御寒装备,当然就是烤火。

  但现在萧愿为了以防万一,都是尽量做到大通铺集中供暖,减少燃料的消耗。

  仅次于烤火的,就是棉花。

  然而江西也好,湖南也罢,棉花产量不高,维持一下小农的个人家庭积累,可能还行,想要靠本地棉花解决本地的穿衣难问题,无非是痴人做梦。

  而江西房氏,早早地避开了“靖难军”的锋芒,又早早地囤货,然后在过完年,甚至是年初四之后,才开始在市场上放量。

  价格嘛,倒也没有多离谱,往年平常价格的五倍而已。

  可惜,放出来的量也不多,一两万斤的放,半天一天就能消耗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