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4章 梁国真英雄,唯刘使君耳_都督请留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主官来京察,主其要目的并不是党同伐异搞清洗,而是让这些人在“保证书”上签字,签了保证书,那就代表着所在地方要全力支持政改,否则就涉及到“诚信问题”,不仅是能力不足,而是私德有亏。

  换句话说,既然签了字,那就是在给吴王承诺。将来阳奉阴违的不办事,那就是不给面子打刘益守的脸,要被算作对吴王怀着私怨心有不忿,恶意抵制朝廷新政。

  事后绝对会被从严从重搞死的。

  刘益守会通过今后几年的地方政务运转情况,来判断哪些人有才有德,哪些人有才无德,哪些人故意跟朝廷对着干。然后对这些人该拉拢的拉拢,该打压的打压。

  至于那些典型的无才无德之人,京察已经刷下去了,自不必提。

  如果不是这样,朝廷明年凭啥给地方郡县减免税负呢?

  还不是因为可以捞钱的项目变少了,所以朝廷体恤地方的难处嘛!而这部分财权收归中枢,刘益守就可以用来扩充军备,在各地修桥修路修运河,一边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一边准备北伐了。

  刘益守前世的那个时代,就连打电话都要充话费。现在这个时代科技与生产力如此落后,打仗这种活,可比他那时候打电话难多了。

  没钱怎么玩得转呢?

  不充钱,那些参战将士们也不能为爱发电啊,人家也要生活的,打仗打的就是钱!钱粮越充足,容错概率越大,获胜的可能性也越大!

  与此同时,中枢也把赈济地方的责任从各地州郡手中接了过来,未来是集中全国之力,救援一方之灾。

  他们这些地方郡县主官,将来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前期勉强苟住就算是对中枢朝廷有所交代了,不会再被无底线问责。换句话说,手里的财权虽然少了,但治理地方的责任也变少了。

  这样看来,以后只是时代变了,对他们而言,倒也不完全是坏事。

  ……

  借着“天下大赦”的东风,本应该全家被牵连而问罪的王僧辩、王琳,除了他们本人以外,其家属与亲眷,都被朝廷赦免,不再是“罪人”的身份。

  但他们二人却依旧是戴罪之身,被关押在建康城大理寺的牢房内,暂时没有人搭理。

  当然了,梁国以前是没什么大理寺的,刘益守后面下令新建的,专门关押“复审”的死刑犯,以及身份特殊的重犯。

  能从大理寺走出去的犯人,要么是被朝廷中枢赦免的,或者是因为冤假错案被洗清冤屈脱罪的,要么就是要被“秋后问斩”的倒霉蛋,走出去奔赴刑场的。

  再没有第三种犯人了。

  大理寺目前是刑部尚书崔暹亲自在管。崔暹北方世家之人,跟建康这边的人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他本人也不像陈元康那般交游广阔。

  崔暹只认法,以及刘益守的命令,其他人想攀关系也攀不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