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赵泗这小子是今年最大的好消息!_始皇家的好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特意多修了一段驰道至盐产地,以降低运输成本。

  但也仅限于此了,煮盐本就成本很高,再加上发送天下的运输成本,导致盐价一直居高不下。

  盐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了!

  赵泗制盐之术,一方面可以缓解天下盐半出齐的现状,按照此法,各地之盐矿皆可使用,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节省大量钱财。

  最关键的是,大秦也可以大幅度缓解盐不够吃的困境。

  事实上,哪怕齐地是产盐大地。

  但是使用煮盐法这种较为原始的手段下,产量也一直不算太高,供应齐地绰绰有余,供应天下却也是力不从心。

  除了齐地,其他地方的能吃的盐矿根本不够,而齐地哪怕在始皇帝征服以后已经扩大过生产,也依旧远远不足供养天下。

  更不用说,急奏里还提到,赵泗正在实验晒盐法,有望进一步压低成本。

  “不错!”

  始皇帝按下奏折,难得的露出几分笑容。

  这次旅途的归程对于始皇帝来说并不愉快。

  他是因为身体不适选择提前归咸阳,但是一路上依旧车马劳顿,身体的不适感越来越强。

  最开始只是偶有胸闷气短,现在随着车马劳顿和时间的推移,每次睡醒总是会大汗淋漓,走几步路也气喘吁吁。

  甚至连“仙丹”的效果都越来越差,人也时常处于提不上劲的情况。

  一路上,除了赵泗归来这件事以外,也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消息。

  蒙恬北疆扫荡河套,如今进无可进,却又不能轻易退出。

  修筑长城的劳役最近又发生了聚众哗变,不过被轻易镇压。

  百越那边,赵佗进展也不大,按照赵佗的做法,大秦恐怕还要耗费十年乃至于更多的时间才能在百越站稳脚跟。

  扶苏再次上书进言分封制。

  归途中又遇到了刺客,虽然连自己的驾撵都没有靠近就已经伏诛。

  “半两钱于各地推广如何?”始皇帝开口问道。

  “恐还需数十年之功。”蒙毅开口回答。

  秦朝商品经济极度不发达,故而

  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四步走的战略当中,统一货币被始皇帝放到最后。

  倒不是说统一货币不重要,而是相比较于其他三个,统一货币得往后排排。

  而且!

  书同文车同轨可以同步进行。

  统一度量衡和统一货币却不能同步进行。

  也正是因为始皇帝将统一货币排到了最后,在历史上在他去世的最后一年才勉强完成,故而秦亡之后,天下诸侯并起,货币曾一度恢复混乱,直至汉朝初期还有各种货币掺杂使用的情况。

  “十年……”

  又是十年!

  始皇帝皱了皱眉头。

  统一秦之地和统天下之地是完全不一样的。

  若是在关中推行任何政策,都不会如此之慢,可是天下,何其广袤?

  北地虽然蒙恬已经驱逐匈奴,重新收复最肥沃的河套地区,但是移民戍边,开垦耕地,修筑长城,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南边的百越也是如此,赵佗两面出击,一打二化,手段偏向于怀柔,非十年不得见效。

  货币改革又是十年之功……

  现在正在进行的政策很多都是宛若无底洞一般。

  需要十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才能逐渐产生利益,百年恐怕才能堪堪收回成本产生回报。

  始皇帝近些日子身体越来越不适,只恐觉得自己有没有那十年都不好说。

  近些年来,收获最大的投资反而是当年出海的船队。

  当然,前提是赵泗说的是真的。

  譬如红薯土豆真的亩产五百斤,玉米真的倍短于小麦,海外之地的海图和地图是真的。

  看着手中的奏报,始皇帝沉凝的脸上最终显出一丝轻松。

  “加速,尽快归咸阳!”

  回想起赵泗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海外风物,始皇帝讶然发现,赵泗这小子竟然是今年最大的好消息。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