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节 彷徨_烽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下兵权,接受淮右的命令,甚至把自己身家性命交到对方手中,这种事情听起来都有些让人不敢相信,可就这么发生了。

  江烽这厮倒是大胆,直接大马金刀的就把大郎派了过来。

  要知道大郎可是兄长的嫡长子,一点也不惧怕自己就此竖起大郎这块招牌,就此反叛对抗。

  不过看大郎的意思,好像也根本没有这份心,或者说根本不看好。

  吐出一口浊气,王守信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样拖是拖不了多久的。

  他不得不盘算一下自己该如何来决断。

  归附?归附之后,交出兵权,平卢军就此易名改姓,那自己该何去何从?

  真如兄长所说,王氏一族都去长安?

  笑话,他王守信从来就不是当一个安稳富家翁的命,他要死也该在死在战场上,而不是床榻上。

  大郎也说淮右军愿意接受平卢军诸将,但这是真心话么?

  去当一个被架空了的军将,又有何意义?

  可想让淮右军真把军权交给自己,江烽敢么?放心么?

  大郎说已有先例,像感化军和泰宁军以及淮南军都有类似的例子,原来在杨溥和时酆乃至朱茂麾下的大将,一样在淮右军中担任独当一方的统兵大将,问题是情况一样么?

  泰宁诸将不去说,他们在朱茂麾下,顶多也就是各自统领一军,归入淮右军中,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影响力。

  感化军的俞明真和卢启明倒是有些看不懂,也不明白江烽对这二人为何如此放心。

  难道是之前这二人就对淮右投效输诚赢得了江烽的信任?

  或者就是虽然将大军交给他们,但是却在下边已经把军将和中下级军官换血了?

  这种情况倒不是不可能,可问题是这样的军队其战斗力必定受到极大影响,江烽又何以敢让俞明真和卢启明率军北犯青州?

  也许该再等一等,等到所谓的朝廷旨意下来再说?

  王守信下意识的想到,但随即摇了摇头。

  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反而是两边不讨好,江烽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有把握拿到朝廷的旨意,届时反而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想到大郎和自己的谈话,王守信也有些意动,或许这也是一个契机,一个可以重新开始的契机。

  在平卢军中,兄长是唯一,他的话没有人敢违逆,或许刘延司这个外人还可以置喙,但像自己这个弟弟,还有大郎二郎这些嫡子,都连外人都不如,提出不同意见只会招来责骂甚至军棍伺候。

  这不是平卢军中的秘密。

  这种压抑的氛围在平卢军中都成了惯例,所以他也习惯了兄长的安排,虽然他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很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却不能。

  也许自己该和大郎好好谈一谈,王守信觉得自己好像和大郎很有共同语言,嗯,以前怎么没有意识到?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