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8章莽撞的选择_触手怪的宇宙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用于描述这种现象的语句。

  比如以《圣经》的寓言总结的“马太效应”,反映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又或者《道德经》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种现象在图像中呈现幂律分布,又被称作无尺度分布。

  共性是绝大多数事件的规模很小,只有少数事件的规模相当大。

  人类世界中大部分事物都存在这种现象。

  比如互联网中的少数网页有大量入链接和出链接,大部分网页则仅有很少的链接。

  飞机的航班网络,运输电力的网络,自然界的食物网等等,都属于这种分布特征。

  智慧生物的大脑同样具有这种特征,发生在分子水平的量子事件影响宏观的整个人体,也即是所谓的放大效应。

  无尺度分布让整个网络具有极高的稳健性。

  随机删除节点大概率选择到的是那些低连接度的节点,这些节点被删除时不会改变网络的基本特性。

  一颗生命星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灭亡,但对于整个生态网络并不会造成什么显而易见的影响。

  整个智慧文明也是如此,少数人成为文明的关键节点,掌握着大量的权力与财富。

  即使文明中每一日都有大量个体随机死去,大概率死去的都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对整个文明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这种稳健性也有其代价。

  一旦某个关键节点出现了问题,那么网络就会失去这种特性,导致整个网络大范围的瘫痪。

  奴隶时期的奴隶主、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现代社会的总统高官等等。

  这些位于社会关键节点的个体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大范围的社会动荡,甚至是崩溃。

  从尼克勒斯与另外几人的留言之中,李恒已经大致掌握了这个文明的全貌。

  在完成整个文明的统一之后,权力空前集中,少数领导人物的决议就能决定整个瓦尼特人文明的走向。

  基因工程整整二十个地球年都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瓦尼特人统一政府那一批保守派领导者又在几年之前全部寿尽而死。

  新上台的这一批领袖明显比起前任更为乐观与激进,这一点将爱格伯特时代与尼克勒斯时代的社会风气做个对比就能得出结论。

  这种乐观与激进的风格,叠加上寿命短暂的瓦尼特人对基因工程投入的庞大资源与期待,将会发生什么已经是可以预料到的。

  距离仙女座星系中心8万光年的一颗红矮星轨道上,一只头上戴着小草帽的蜥蜴脑袋冒了出来。

  四肢和尾巴在下一刻生长而出,以全新的瓦尼特人形象出现的李恒伸出自己的右侧手爪,一把抓住了面前的漆黑物体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