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归唐 大结局_大唐军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能抵达,这绝对是前无古人之举。

  也是在这一年,由太子李承乾主持的赋税改革正式启动,皇家、世家、官绅皆需纳税,百姓的赋税下调,因交税比例并不高,世家在经过一阵徒劳的抗争后,也都只得接受下来。

  科举制度在多年的施行后,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大量的官学办起来,因官学收费低廉,寒门子弟基本都可以入学,这也使得民间识字人口大幅地增长,一批饱学之士有机会通过科举被朝廷选拔,“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许多读书人相互激励的话语。

  只是到了这年,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

  贞观二十五年三月后,李世民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已经无法起身,长孙皇后也整日服侍在身边,寸步不离,为李世民端水送药,太子李承乾也日夜守护在李世民前面,责令太医署的太医们一定要医治好皇帝的病。孙思邈也多次被召进宫,只是李世民已经病入膏肓,太医们束手无策,孙思邈也是一筹莫展。

  在拖延了两个月后,李世民病情急剧恶化,五月十九日,这位打造了强***唐帝国的一代名君在避暑地翠微宫含风殿去逝,享受五十三岁。

  因李世民在位的这二十五年,大唐国力空前的强大,人口大幅度地增长,农业、商业迅速发展,国库殷实,百姓富足,对外战争无往不胜,四夷臣服,被一些好学之士冠之以贞“贞观盛世,”并称之贞观盛世比之汉时候的“文景之治,”不知要强上几倍。

  李世民在临终前拟遗诏,以国事托付李世绩和李业诩,令其辅佐太子李承乾,以李世绩为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以李业诩为兵部尚书兼领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太傅,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为侍中,检校刑部尚书高季甫为中书令,张行成为兼侍中。

  李世民驾崩七日后,太子率群臣护送着李世民的灵柩返回长安。

  贞观二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百官聚集在太极殿内,朝廷正式发布了李世民的丧告,李世绩当着百官的面宣读了李世民的遗诏,太子李承乾即位,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平常细务,委之有司。

  李世民病逝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举国皆哀,大量的官宦和百姓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后,都忍不住痛哭失声。

  对老百姓而言,能给他们带来安乐生活的皇帝,那就是好皇帝,好皇帝死了,自是感觉到悲痛的,他们唯一担心的是,继位皇帝会不会延续贞观遗风。

  六月初一,李承乾在太极宫正式继位,成为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并宣布大赦天下,罢诸地兵事。

  李承乾即位后,立长子李象为太子,以李绩为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太师,兼检校中书令;李业诩为检校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