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世袭刺史的风波_大唐军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贞观十二年末,最后一个朝会上,又到了一年内论功行赏的时候。

  所有在京三品以上的散官,还有四品以上的实职,全部都到太极殿内参加朝会。

  太极殿内站满了人,放眼望去,黑压压的都是人头,身子矮的人,都要看不见御座上的皇帝了。

  李业诩实领的是正三品职的特卫大将军,已经站到武将的前段,前面除了祖父李靖,还有李道宗、李孝恭、李世勣、尉迟恭、侯君集等不多的人了,边上站着的是段志玄、张士贵两名卫军的大将军,及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胡将,李业嗣还有程处默这样四品级别的武官,都站在很后面。

  在封赏仪式开始前,照例皇帝李世民先说一番自吹自擂,国家大安百姓安乐的话,还有大臣奉承称赞皇帝所行之政深得民心的一大通马屁声音,接着是由户部尚书将这一年朝廷的粮食和赋税等收入情况在朝堂上宣读。

  户部尚书唐俭,象征性地拿着一份奏报,眼睛却是看着殿上站着的同僚们,大声地报告着那些让人兴奋的数据。

  这些数字唐俭都记得滚瓜烂熟了,那份报告拿着只是装个样子。

  贞观十二年,各地统计的粮食收成,还有国库的赋税收入都比上一年有了大幅的增长,长安及各地的粮食价格都保持着较低的水平,各地商业贸易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从商业方面收取的赋税也在大幅地增加,按统计的数据看,比贞观十一年翻了一番。

  御座上的李世民,虽然早几天就知道了这些数据,但今日听着,还是眉开眼笑,殿下的诸臣们也都是相似的表情。天下丰足,百姓安乐,各地作奸犯科者少去,对于辛苦了一年的皇帝和朝臣们来说,这是最大的安慰了。

  站在殿下的李业诩也是很高兴,自己所提的一些建议,被李世民采纳后,使得整个大唐的经济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造福黎民百姓之举,让天下百姓吃得饱饭,大唐的国家实力上一个台阶,李业诩很有成就感,心里在想前,史书上不知道会如何评价自己这个穿越人。

  正自得意间,李业诩感觉到御座上的李世民飘过来一丝赞赏的目光,忙挺直身子,双眼平视前方,当作没看见,还好李世民的目光只是停留了一下即过去,没看出来李业诩得意的神情。

  站在殿首的唐俭又在报告着贞观十二年的支出,因朝廷在上一年末大举封常了出征归来的将士,还有今年征兵令实施后,十多万士兵募集完成,朝廷在军备方面的支出大大地增加,也使得国库的净收入还没上一年的多。

  但总的赋税收入比支出还是要多一些。

  还有各地的人口数,也有了不小的增长,据户部掌握的资料,全国登记在册的有四百多万户,两千两百多万口,还有不少的隐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