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纨绔们的目的_大唐军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仪殿内,李业诩正向李世民汇报这些日子派人下去打探到的情况。

  “陛下,臣这些日子在坊间和乡间所听到的议论,百姓们大多都支持募兵制的,但还是有不少的人有疑惑,他们是因为对募兵之法不甚理解,而产生一些担虑。因此臣以为,各级官府要在各地张贴告示,详细地将募兵所行之法告之天下百姓,特别是把入伍士兵优厚的待遇告诉他们!”李业诩把所写的一份总结样的奏报交给李世民。

  “真的就只是这些?”李世民看着李业诩提交的奏报,有些疑惑地问道。

  “陛下,在长安附近所听到的情况大概就是如此,再远的,臣就不太清楚了!”李业诩老老实实地回道。

  李业诩派出的人只是在万年县、长安县这几处地方打听,再远的也没去,此次只是动用自己的那些亲卫们,并不是派情报人员去打探的。

  百姓们的反应都是类似,对进行这项新的政令并不反对,只是许多的人对募兵之法还是有些疑虑。这都是很正常的事,一项新的政令开始实施时,都会出现抵触和不理解的情况,据派出去探听情况的人回报,民间没有出现强烈的反对,在长安城内也听不到激烈抨击的言论,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事。

  毕竟实行募兵制,百姓中这一年龄段的青年男子,有许多人都会被征召入伍,比之原府兵中有战事才征召要严格的多,更与百姓利益相关的一点,施行募兵制后,朝廷用在军费方面的开支上也将成倍地增加,民间的赋税也可能会加重些。

  但连年的丰足,百姓家中存粮不少,几年过去百姓的赋税都没增加,更有不少的百姓做些其他的小营生,家境变得更好,朝廷在对外征战取得重大胜利时,赋税甚至还会有一定的减免,百姓对朝廷这几年所行之政都报以支持的态度。

  国富民安,正是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保证了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对的朝廷政策也会进一步的支持,百姓如今没什么强烈的反对,这就需要各级官府进一步的引导,让更多的百姓支持。

  “这是好事,”李世民看了也不禁露出笑容。

  “陛下,臣觉得,长安近乃天子脚下,百姓有此反应不奇怪,毕竟他们对朝廷的各项政令知道的快,一些利民地方能很快就看到。只是离长安远的那些州府,知道得肯定慢,若我们的官府不积极宣讲朝廷的政策,那百姓支持力度可能就会下降,所以臣以为,在募兵开始前,各级官府一定要加大宣讲力度,在各州、县乡村都以布告形式,用百姓易懂的方式,将朝廷募兵制的改革告诉百姓!”李业诩见李世民对自己刚才的提议没有什么在意,再一次强调道。

  “唔,说得还是有些在理,是要让百姓们都明白才行!”李世民听了李业诩再次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